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国外撒钱,国内的东西会变贵吗?你怎么看?

2021-04-01 10:28:15 来源:新华网

在美国超大经济刺激计划获准的一片鸽声中,周二美债收益率又一次冲高至1.77%上方,近期接连攀升令全球资本市场抖了三抖。另一边,土耳其面临着汇率暴跌、恶性通胀的严重困扰。

那么,外国的不断“印钱”会造成国内的通货膨胀吗?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受到波及?

先来看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也就是CPI,其所反映的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消费价格变化指数。根据统计局数据,我国今年2月份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上涨0.6%。环比三连涨,而同比却已是两连降,今年以来始终处于负区间,食品价格是关键的拖累因素。

特别是作为国内最基础农产品之一,也是影响物价上行的主要因素之一的猪肉价格,刚刚越过山头驶入低位。2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4.9%,影响CPI下降约0.39个百分点。“比起春节前的确便宜了好几块”有北京市民表示。

“吃不起猪肉”的“梗”逐渐远去,很大程度得益于国内生猪产能的持续修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重点工作时,也已将“稳定和发展生猪生产”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1.7%,涨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

其中,以原油、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生产资料PPI带来的上行压力最为突出。市场担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会影响国内工业品的价格水平,进而传导给终端消费者的衣食住行。

不过业界普遍认为,通货膨胀真正要成立的话,PPI至少要实现连续6个月较大幅度上涨。此外,虽然CPI处于低位,但是年初以来新涨价因素明显上升,意味着需求正在改善。经济复苏叠加翘尾因素上升,CPI同比将回升到正值,年内呈现“前低后稳”态势。PPI涨幅将进一步扩大。今年整体而言,物价将运行在温和水平。

3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对输入型通胀问题作出回应,他表示,目前外资流入的规模和速度都在可控范围内,但要警惕国外金融资产泡沫破裂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物价还与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有关,寻求它们的动态平衡则有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疫情以来,我们也一直没有进行“大水漫灌”,甚至早就做好了应对近年经济形势的货币调控方案。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2020年为灵活适度);“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其实,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较为深入地融入了世界经贸往来当中。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经历了特殊的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有实际产能且内需强劲,各项金融风险问题均得到了有效控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是3%左右。发改委称,这一调控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全年CPI将在比较温和的区间运行”。(文/闫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