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参与方。近年来,中拉经贸合作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展现出蓬勃生机。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继续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额已连续3年超过3000亿美元。今年1—9月,中拉贸易额达到3318.8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5.5%。
设施联通——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何塞是玻利维亚丘基萨卡省南部的橘农,以前去帕迪亚镇售卖橘子,要走崎岖的山间土路,花一天时间。中国电建承建的帕迪亚—埃尔萨尔托公路建成后,当地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帕迪亚—埃尔萨尔托公路项目是玻利维亚6号国家公路的一部分,平均海拔2000米,沿途山峰起伏,层峦叠嶂,途经11个村庄,是连接玻主要城市苏克雷市和圣克鲁斯市的干线。今年5月,公路建设克服疫情困难,顺利竣工通车。玻总统阿尔塞称赞说:“新公路使原本3小时的车程缩短至30分钟,惠及沿线30万居民,数十个社区将从中受益。”
“近年来,中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投资逐年增加,中国企业帮助拉美国家提高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巴西里约州立大学国际关系学者毛里西奥·桑托罗说。
据统计,2005年至2020年间,中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已投入使用或在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共138个,为当地创造60多万个就业岗位。疫情防控期间,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规模逆势而上,助力当地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在巴西,中巴双方在能源矿产、电力电网、港口疏浚等重大项目合作上进展顺利,中国已成为巴西最主要的境外投资来源国之一。巴西基础设施部常务副部长桑帕约表示,巴中双边基建合作基础好、互补性强。巴西经济当前面临挑战,巴方正制定新的疫后基建规划和引资政策,希望能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参与当地物流体系重点项目建设。
10月18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上,古巴加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将与中国深化在风电开发、标准及设备制造等方面的合作。
智利前驻华大使、美国波士顿大学帕迪全球研究学院教授贺乔治日前撰文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契合拉美地区发展需求,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将助力该地区提升竞争力。贸易畅通——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巴西阿马帕州大部分区域位于亚马孙雨林,没有州际公路与其他地方相连,与外界只能依靠水路和空路连通,当地人主要以渔业和采集阿萨伊浆果为生。对华大豆贸易不断增加给当地带来巨大变化——6年多来,该州大豆种植面积从不足2000公顷迅速增至超过两万公顷,产量也提升至每公顷近3000千克,较之前增长超过50%。“大豆出口让我们收入提高了,生产生活的条件都改善了。”当地农场主托马斯说,为了支持大豆出口,政府专门整修了公路,并计划对港口进行升级改造。
巴西经济部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和巴西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巴西对华出口同比增长34.1%。巴西央行在其《焦点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国内消费的显著增长拉动了巴西出口。
得益于强劲的对华出口,智利外贸今年也呈现上扬趋势。除了走俏的蓝莓、车厘子,智利自去年起开始向中国出口柑橘类水果。智利海关总署署长何塞·伊格纳西奥表示,智中双边贸易增长迅猛,进一步印证了中国作为智利主要贸易伙伴的重要地位。10月8日,中国与智利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安排开始实施,这是中国在南美地区首个正式实施的海关AEO互认安排。中智两国AEO企业将在通关过程中享受多项便利,货物通关时间有望明显压缩,港口、保险、物流等贸易成本也将相应降低。
联合国拉加经委会认为,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将成为未来推动拉美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疫情下拉中经贸保持增长,充分体现了双方经贸关系的巨大韧性和潜力。
玻利维亚社会研究员埃内斯托·卡利萨亚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推动作用,这不仅体现在各国的贸易活跃度上,还反映在投资、旅游业以及文化传播等领域。资金融通——
实现多元融资支持
今年7月底,随着首笔结售汇交易完成,中国制造业第一家海外银行——徐工巴西银行正式获得巴西央行官方许可,获批外汇牌照。从起重机到金融业,徐工巴西实现产融结合,开始为客户提供“装备制造+装备金融”的解决方案。
自2019年中拉开发性金融合作机制成立以来,中国和拉美多国政策性银行强强联合,一方面共同支持中拉基础设施重大合作项目,另一方面推进人民币和拉美地区货币融资合作。去年8月,中国和阿根廷续签货币互换协议,阿根廷央行在公报中指出,该协议有助于阿根廷加强金融环境以支持阿中两国的贸易和投资,给予阿根廷金融更强的稳定性并深化两国央行之间的关系。
今年7月,智利正式加入亚投行。智利财政部部长罗德里戈·塞尔达表示,智利的大部分商业活动集中在亚太地区,加入亚投行为智利与亚太地区发展合作提供了巨大机会,将使智利获得新的重要融资来源,参与美洲和亚洲之间的互联互通项目。
智利天主教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教授雷纳认为,共建“一带一路”为拉美国家带来新机遇,促进了区域和全球投资贸易便利化,拉中务实合作必将迎来新的突破。
(李晓骁 毕梦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