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太湖石价格水涨船高 “疯狂的石头”正上演

2020-10-22 15:33:37 来源: 浙江在线

白果、青梅、栝楼,历来被称为长兴县农副产品中的“三宝”,而俗称为“吊瓜”的栝楼,更是在一段时间内被打上了“长兴白岘”的标记。然而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作为栝楼之乡的白岘乡,如今从事栝楼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少,而另一个白岘当地的特产——太湖石,却以疯狂的速度崛起,成为当地最炙手可热的产业。

从种吊瓜到卖石头

端午小长假,来长兴县白岘乡旅游的游客中多了不少“石客”,他们旅游、选石两不误,白岘乡太湖石产业已经影响了当地的旅游业。

过去,白岘乡守着石山却很少有人做石头的生意,栝楼是他们的主打产品。栝楼又称吊瓜,作为长兴县颇具特色的农副产品,“栝楼之乡”的白岘乡,曾一度出现村村种吊瓜、家家产吊瓜的热闹场景,少则几亩地,多则几十亩,种植吊瓜成了不少白岘乡村民发家致富的捷径。“2000年,我们白岘的吊瓜就已经打出了名气,试销上海及省内城市反应很好,价格从每公斤60元攀升到120元,涨了整整一倍。乡亲们奔走相告:一粒吊瓜子能卖5分钱,一株吊瓜的收入胜过了一头猪。吊瓜在当时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乡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回忆道。

据了解,市场行情最好的时候,整个长兴县的吊瓜种植面积曾一度达到了10多万亩,而如今全县种吊瓜的土地只剩下了几千亩。“近几年其他地方种植吊瓜子的农户人数逐渐增多,像以往在家坐等加工企业上门收购吊瓜子的情景已经不复存在。我们农民哪会做生意啊,我曾经出去联系加工厂来收购吊瓜子,结果价格被压低了,最后赚不了多少钱。现在种吊瓜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采访中,白岘乡五通山村的一名村民说。

吊瓜市场已经饱和,种植户所得的收益大幅降低,曾经的“栝楼之乡”渐渐名不副实。近年来“盯紧市场盘算生产”的理念,已经在逐渐改变以往那些吊瓜种植户的观念,不少白岘人把目光投向了其他产业,现在当地特产的太湖石,又一次让白岘乡名声鹊起。

一块石头能卖多少钱?这是记者听说白岘村民靠太湖石发家致富这一消息后的第一想法,孰不知,这也是七八年前白岘人对太湖石的看法。“我们乡历来都盛产太湖石,早些年你们来我们这里,路边随处可见各种奇形怪状的太湖石,但当时除了少数几个做石头生意的人对这些石头比较看中外,其他人都认为这种石头只不过是样子奇特一点而已,靠它赚钱的想法压根就没出现过。”乡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当时整个白岘乡大部分村民都在种植吊瓜,对于卖石头的那群村民,不少人都表示不理解:“吊瓜子能卖好几十元一公斤,而太湖石又要挖又要运,也只卖几百元钱。”可从近几年开始,当初种吊瓜的人纷纷开始转投卖石头的行业,原因只有一个:太湖石价钱已然“水涨船高”。

一块块大小不一的太湖石堆放在家门口,不少从江苏、上海等地过来的客户正在同村民商量着价钱……这是日前记者来到白岘乡三洲山村时看到的一幕。“谁能想到,这些不起眼的石头现在能卖出这么高的价钱。”村民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场景,在白岘乡的各个村里,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曾经只是用来装点自家庭院的“破石头”,如今已经成为白岘人手中的一块宝。

“疯狂的石头”正上演

太湖石,因太湖得名,是园林石的一种,与灵璧石、雨花石、英徳石一同被古今藏石界列为观赏石的“四大名石”,是叠置假山、建造园林、美化生态、点缀环境的上佳选择。“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焉……”这句话出自唐朝白居易的《太湖石记》,这篇中国赏石文化史上第一篇全面阐述太湖石收藏、鉴赏方法和理论的散文,对太湖石的地位进行了肯定。

“太湖石浑然天成,形态越自然的太湖石,其价格就越高。近年来,园林工程都喜欢用太湖石,而市场的奇缺使得白岘的太湖石价格连番上涨。”乡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单单一块太湖石的价格就超过50万元,这在如今的白岘乡,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几乎每个月都有好几个订单,现在白岘做太湖石生意的人可不比以前种吊瓜的人少。”在白岘乡罗岕村,记者见到了从事太湖石销售的章新顺,由于做太湖石生意已经有八九年时间,经过章新顺手出去的太湖石已经好几万吨,广西柳州、四川内江等地方,都有章新顺卖过去的太湖石。“以前都是为一些大型公园做装饰,可近几年来,市场对太湖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档小区、公园等地方都要太湖石来做装饰,甚至有些私人住宅也喜欢买块太湖石放在院子里。这么大一块蛋糕,大家都想来分上一块。”

章新顺告诉记者,他在2003年从事这个行业,村里大多数人还在种吊瓜子和做竹制品,虽然早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白岘乡的村民就知道这些奇形怪状的大石头能够卖钱,不过,那时候仅仅是以十几元的价格“贱卖”给了上海客人,所以一直以来把卖太湖石作为产业的人并不多。而现在却已经有上百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可就算这样,几乎还是人人都有钱赚。如今的太湖石给村民带来的则是簇新的汽车,以及一幢幢崭新的楼房。“院子里这辆奥迪车是我第二辆车了,都是靠卖石头赚的。”据章新顺介绍,他做太湖石生意平均每年的销售额有300多万元,而这在整个白岘乡只是处于中上水准。

2005年初,该村一户村民家中放置着一块5米多高的太湖石,当时该村民以5万元的价格出手都无人问津。到了2010年上半年,同样就是这块石头,一名江苏老板却花了近70万元将其求购到手;另一户村民,一块太湖石2009年出手时卖了30万元,2010年被再次转手时,这块石头的身价竟已暴涨到了60多万元……“太湖石的奇货可居导致它的价格成番上涨,一个个‘点石成金’的故事,吸引着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今年29岁的施胜东,原本在白岘乡五通山村做着毛竹销售的生意,但在2005年,他突然发现,沉睡多年太湖石销售市场开始复苏,于是开始转投做起了“石民”。“我卖过最贵的一块太湖石是68万元,在江苏苏南等地,一块优质太湖石售价至少在百万元以上,即使普通的太湖石也可卖到10多万元。”据了解,该村30多户毛竹贩销户从2006年开始相继做起了石头生意,每年获利都在100万元以上。

太湖石发展与保护并举

白岘乡非盛产名贵玉石之地,可偏偏又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城”。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激增,使得太湖石的市场进一步扩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太湖石经销户,白岘乡的太湖石产业越做越大,白岘乡俨然已经成了长三角地区太湖石的集散地。

白岘乡的太湖石经销户,现在除了销售本地产的太湖石,还销售其他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所形成的碳酸盐岩石。随着这几年白岘乡太湖石市场的规模化,集群效应已经显现,这无形之中为当地整个太湖石的销售,找到了更大的市场。目前整个行情供求差距仍较大,价格暴涨就是市场对太湖石潜力的认可。

“虽然在白岘做太湖石生意的人很多,但大多都是个体化经营,彼此之间联系的并不是太多,对市场的把握可能不是很全面。”白岘乡园林绿化专业协会会长俞建华说。俞建华从事园林绿化行业已经有20余年,在看到乡里太湖石产业急剧发展之后,他就开始担心:无序的经营行为是否会对整个太湖石市场造成冲击?于是他开始考虑能不能通过协会的形式,把经营户都集中在一起成立协会,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凝聚力,而且可以避免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这一想法得到了乡政府和太湖石经营户的一致赞同。今年年初,白岘乡园林绿化专业协会正式成立,全乡从事太湖石销售的90多户经营户都成为了该协会的会员。

为了保护白岘乡当地出产的太湖石,经销户已经形成共识,对本地出售的太湖石统一打出“白岘太湖石”的名号进行销售。而目前白岘太湖石销售地除了浙江、上海等省市外,还扩展到了江苏苏州、昆山、江阴等20多个地市,并与30多家中介机构确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

然而太湖石毕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与其它矿产资源一样终有采尽之日。作为一种有限资源,只会越来越少,不加节制地过度开采就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大自然总有一天会结束它的馈赠,我们成立协会的目的,除了规范经营外,更是为了规范太湖石开采。”白岘乡负责人介绍说,由于太湖石作为一种有限资源,当地政府部门近年来已经开始针对这一资源进行保护。该负责人表示,暴涨和暴跌对于当地的太湖石销售市场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理性发展当地的太湖石市场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挖掘潜力和杜绝市场泡沫并举。对此,当地政府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应对,促进该产业更加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