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安新区首批退耕还淀项目即将完工 打造绿色智慧湿地“雄安样板”
——雄安新区建设进行时(三)
退耕还淀是实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关键措施之一。去年7月,河北雄安新区首次实施退耕还淀,全力推动退耕还淀还湿先行示范项目——府河、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府河、孝义河河口湿地项目即将完工。项目将建成两个功能性生态湿地,为扩大淀泊水面、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白洋淀生态探路。这两个项目有哪些创新?如何为新区大规模推进退耕还淀树立“雄安样板”?
建立入淀最后一道生态屏障,从源头上提升入淀水质
7月15日,记者来到府河河口湿地项目施工现场时,施工单位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总工程师毛战坡正组织工人们进行河淀通水调试。
随着提升泵站机泵缓缓转动,府河、瀑河和漕河三条入淀河流河水,经连通渠汇集至调蓄池,被提升至一号配水渠进入府河湿地。河水在府河湿地,经沉降泥沙、物理、化学、生物和微生物等共同作用,净化提升后再流回到府河,最终汇入藻苲淀。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生命线。为此,新区启动府河、孝义河河口湿地项目。项目将建立府河、孝义河入淀最后一道生态屏障,重点做好上游来水的水质净化,从源头上提升入淀水质,进而形成白洋淀生态缓冲区域,提高白洋淀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为新区大规模推进退耕还淀提供“雄安样板”。
目前,府河、孝义河河口湿地项目进入关键阶段,项目施工单位努力把疫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期进入调试运行。
府河、孝义河是白洋淀两条主要有水入淀河流,入水水质直接关系着白洋淀水安全。之前,因常年承接上游污水处理厂尾水和部分直排污水,污水便随着河流进入白洋淀的藻苲淀和马棚淀,给白洋淀生态带来破坏。雄安新区设立后,随着上游治理工作的逐步推进,上游来水水质正在持续改善。
到今年底,府河、孝义河河口湿地项目将为白洋淀恢复超过600公顷的湿地面积。这里也将建成华北地区规模和处理能力最大的功能性生态湿地,每天能净化入淀水45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一天的污水排放量。
使用近自然水质净化工艺,探索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长治之路
位于安新县同口镇的马棚淀入口区域,一片片“拔地而起”的芦苇映入眼帘,这是里正在建设实施的孝义河河口湿地项目。
“退耕了,变成了湿地,多年不见的芦苇、菖蒲等这些水生植物又‘回’来喽!”安新县同口镇郝关村党支部书记孙国壮高兴地说,这里,很快就会变成水草丰茂、鸥鹭翩跹的生态湿地。
雄安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雄安新区将不断加强规划设计,创新生态环境管理,汇各方之力、聚全球之智,探索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长治之路,让白洋淀焕发新的生机。
在府河、孝义河河口湿地项目上,新区采取EPCO(设计施工总承包+运营)模式,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引进国内一流生态治理公司,从制度上解决以往治理中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等环节衔接不畅、责任不清等问题,提高治理效果。
多名国内外顶级专家结合白洋淀流域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几经研究讨论,最终确定了这样一个湿地建设方案:创新性地采用“前置沉淀生态塘+潜流湿地+水生植物塘”的近自然水质净化工艺,通过培育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分级过滤、降解水中杂质和污染物,延长上游来水停留时间,提高水质净化效果。
打开孝义河河口湿地工艺展示系统,施工单位中交天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段会波向记者详细讲解治理原理和思路。前置沉淀生态塘为预处理单元,通过沉淀进水泥沙提高进水水质,减少下一环节处理的堵塞风险。作为核心处理单元,潜流湿地通过“基质—微生物—植物”的共同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强化净化,通过碎石、钢渣等基质的科学配比,发挥最优的去除总磷、总氮效果。最后一道关是水生植物塘,中间设有若干仿自然隔堤小岛,降缓水流速度,确保上游来水在水生植物塘停留时间达到4.2天,保障出水水质达标。最后,脱掉泥沙和杂质的河水,轻快地回到河道,汩汩流入白洋淀。
“根据水质污染不同成因,因地制宜进行分类施策。”府河河口湿地项目经理陈铁柱介绍,尽管两个项目施工工艺相同,但因府河河口湿地项目比孝义河河口湿地项目的面积要大一倍,两个项目在具体操作方式上有许多不同之处。
全生命周期智慧化建管,项目本体与数字湿地同生共长
在孝义河河口湿地项目智慧展厅VR体验室,戴上VR眼镜,整个工程全貌、治理工艺、未来效果等,都能形象逼真地展示在你眼前。
“这里将建成一个智慧湿地。”指着孝义河河口湿地项目第四工区施工入口的一座小房子,孝义河河口湿地项目物联网及信息化负责人李登峰说,这里将成为智慧湿地智能控制室,结合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水位监测数据,自动启闭湿地水泵,保障人工湿地的正常工作。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布置安装传感器。传感器、智能设备、大数据平台等将构建监测感知体系,为智慧湿地提供技术支撑。
智慧湿地系统包括在线监控中心、湿地运维管理、水雨情监测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泵阀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除保障湿地正常运维,智慧湿地系统还将实时监测水雨情数据、水质数据、现场情况,确保防洪排涝预警,及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淀区生态环境安全。
近些天来,沿着现场检测通道转两圈,成了李登峰每天早晚的“必修课”。“检测通道两侧是新栽的常绿树,四周河水环绕,景色让人心旷神怡。”李登峰说,下一步,项目还将建立自动监测站,形成自动监测与人工巡检相结合的动态监测体系。
保入淀水质达标,直接关系着白洋淀的生态治理效果。在这方面,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在线监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将分析各段面出水水质,自动、准确、及时获得并传输水质数据后,再对获得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评价,为预防发生污染事故提供科学辅助决策。
雄安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府河、孝义河河口湿地项目将以生态、智能、自动、协调为重点,精心打造智慧湿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科学技术,对湿地进行全生命周期智慧化建设,实现项目本体与数字湿地同生共长,打造智慧水务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示范中心。(河北日报记者原付川)